病证名。出《小儿药证直诀》。指疳疾外现于五官的证型。疳病新起的症状,外现于目、鼻、口齿等部位。《证治准绳》:“鼻下赤烂自揉,鼻头上有疮,渐绕耳生疮。今分走马疳,口齿疳,鼻疳,眼疳等。”
见尚论篇条。
即大补黄芪汤,见该条。
病名。出《疡医准绳》卷四。即冲疽①。见该条。
病证名。见清·黄岩《眼科纂要》。即风牵斜。详该条。
见《安徽中草药》。为木半夏之别名,详该条。
见《青海药材》。为益母草之别名,详该条。
病症名。①《幼科发挥》:“儿有多食而易饥者,此脾胃之邪热甚也。”治宜泻脾胃之火。用三黄枳实丸。②消渴症候之一。详消渴条。
见腹结条。
即肾阳。与元阴相对而言,是生命的本元,故称。详肾阳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