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丹溪心法》。为栝蒌子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明代医生。仪真(今江苏仪征县)人。父姚方林业医,他继承父业治病不计较名利。
通谿。指较小肌肉的会合处。《素问·气穴论》:“肉之小会为溪。”
病证名。《秘传眼科龙木论》:“肝脏热极,风毒入脑,致令眼吊起,睛瞳难以回转。”参见目偏视条。
证名。出《伤寒论·辨少阴病脉证并治》。指泻出物清稀夹杂不消化食物者。多因脾肾虚寒所致。治宜温中散寒,用四逆汤、通脉四逆汤。参寒泄条。
经外奇穴名。《千金要方》:“大便下血,灸第二十椎,随年壮。”近代《中国针灸学》列作奇穴,名灸血病。位于第三骶骨嵴之高点处。主治吐血、衄血,便血,妇人血崩等。艾炷灸5~7壮;或艾条灸10~15分钟。
见《中国药用植物志》。为九节茶之别名,详该条。
见《陕西中药志》。为钩藤之别名。详该条。
出《尔雅》。为落葵之别名,详该条。
出《医宗金鉴》卷八十八。即玉梁骨伤,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