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名。指下痢粘冻脓血,赤白相杂。《素问》中称“注下赤白”、“泄注赤白”。《诸病源候论·痢病诸候》:“赤白痢候,然其痢而赤白者,是热乘于血,血渗肠内则赤也,冷气入肠,搏肠间,津液凝滞则白也。冷热相交,故
证名。指邪热亢盛,内外俱实的病证。见《此事难知·热有虚实外何以别》。多因热邪入侵,里热炽盛,或痰瘀、宿食阻滞所致。《万病回春·伤寒总论》:“伤寒阳毒斑黄者,狂叫欲走也。其症表里俱实,内外皆热,脉数有力
病名。见清抄本《外科或问》(著人未详)。即瘰疬。详该条。
见《江苏省植物药材志》。为苘实之别名,详该条。
出《神农本草经》。即桃仁,详该条。
用钢质制成的小刀,柄长1~2寸,刀口倾斜如眉,故名。专用于割治放血。
古病证名。亸,垂下;曳,拖拉。指因风气而致的肌肉麻痹、肢体纵,不能收摄抬举者。见《圣济总录》卷七。如面瘫、偏枯、某些截瘫或肌肉顽麻病证,多与风气有关。
见《四川中药志》。即蝉花,详该条。
【介绍】:见注市条。
见《南宁市药物志》。为漆大姑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