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名。出《外科真诠》卷上。无头疽生于肩中廉(肩峰正中)者,属三焦、胆二经。证治见肩疽条。
病名。见《证治准绳·杂病》第三册。又名牙齿出血、牙衄、牙血。《景岳全书》卷二十八:“血从齿缝牙龈中出者,名为齿衄。此手、足阳明二经及足少阴肾家之病。”因过食辛辣炙煿,阳明积热所致者。症见口臭便秘,舌苔
证名。指头部胀重不适的感觉。可因外感或内伤引起。外感多因湿热蒸郁所致。《伤寒绪论·头胀》:“头胀者,气虚火炎也。冬温、风温、温病、热病、时行、中暍、中暑,多有头重胀痛,皆是湿热火气内燔,慎不可用发散药
二十四节气之一。《灵枢·九针论》:“膺喉首头应夏至。”古人喻人之形体与节气相应。一年中阳气最盛,白昼时间最长的节气是夏至,人体的头部为诸阳之会,所以胸膺咽喉头面部在节气与夏至相应。
病名。即小儿桡骨小头半脱位。又名曲骱假性脱骱。因过度牵拉手臂所致。伤肘呈半伸屈位,肘外侧疼痛,前臂呈旋前垂于体侧,活动受限,尤其不能旋后、屈伸及取物活动,桡骨小头处压痛明显。治宜用手翻托法,或牵拉肘复
病名。出《疡医准绳》卷三。多由饮食不节,脾经积火成毒而发。指有头疽生于胸胁部食窦穴(第五肋间,前正中线旁开六寸)处。证治见有头疽及膻中疽条。
八会穴之一。《难经·四十五难》:“气会三焦外一筋直两乳内也。”所指为膻中穴。膻中位于两乳之间,内部为肺,肺主气,诸气皆属于肺,故名。凡属气的病变,皆可酌情取用。
即红青色。属肝。肝主色青,若青如白绢裹绀之色,鲜明红润,是人体正常颜色。《素问·五脏生成论》:“生于肝,如以缟裹绀。”
十剂之一。用补益药物组成,具有滋补五脏气血阴阳作用的方剂。《沈氏尊生书·要药分剂》:“徐之才曰:补可去弱,人参、羊肉之属是也。”《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精不足者,补之以味。”
病名。为喉痈之生于中间者。《咽喉经验秘传·双喉痈篇》:“……须要看他地位,在中者为热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