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中医中药>中医百科>恐伤肾

猜你喜欢

  • 夹荧疽

    病名。见《外科大成》卷二。即肋疽。见该条。

  • 张瑾

    【介绍】:宋代医家。字敬民,双凤里(今江苏太仓)人。精于医术,善治垂危病人。曾被荐为医师。

  • 嗞啀(zi ya 兹牙)

    小儿烦躁的表现。《婴童百问》:“嗞啀者,心经有风邪,精神恍惚,心躁生风,热多不安,烦久则惊,风多不定,躁久而搐。”治宜清热镇惊,用七物黄连汤;风热重者,用至宝丹。

  • 三痟

    病名。痛同消。即三消。见《太平圣惠方》卷五十三。详三消条。

  • 蛇虫草

    见《广西中药志》。为岗松之别名,详该条。

  • 脐肠

    见《张氏医通》卷十。即脐带。详该条。

  • 野绿灯

    见《上海常用中草药》。为苦之别名,详该条。

  • 魏之琇

    【生卒】:1722~1772【介绍】:清代医家。字玉璜,别号柳洲。浙江杭州人。世代业医。因见江瓘的《名医类案》不够完备,于是编成《续名医类案》,对明以后的资料补充尤多,内容丰富。另著有《柳州医话》。

  • 大力薯

    见广州部队卫生部《常用中草药手册》。为山莲藕之别名,详该条。

  • 小儿溺血

    病证名,即小儿小便出血。多由胎热结于下焦,损伤阴络,血热妄行,下渗膀胱所致。《证治准绳·幼科》:“溺血者,盖心主血,血与小肠相合,血之流行,周遍经络,循环脏腑,若热聚膀胱,血渗入脬,故小便血出也。”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