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中医中药>中医百科>惊风内钓啼

惊风内钓啼

病证名。指小儿因惊风内钓而啼。《普济方》卷三百六十一:“夫惊风内钓啼者,阴阳两证:阴者起于吐之后,胃气虚弱,精神昏愦,嗞啀不宁,或不乳,项硬反张,手足瘈疭,内钓啼叫也;阳者起于身体发热惊悸大哭,精神伤动,恍惚不定,或睡或不睡,涎鸣气粗,手足潮搐,惊钓啼叫也。”治以镇惊熄风为主。阴者用沉香散,阳者用乳香丸

猜你喜欢

  • 神仙太乙膏

    即神仙太一膏,见该条。

  • 胃实热

    见《小儿药证直诀》。即胃气实热。详该条。

  • 昙鸾服气法

    气功功法。借呼吸粗细的调整变换,以意引气的功法。见于宋《云笈七签》卷59中。其功法:“初宽坐,伸手置膝上,解衣带,放纵肢体,念法性平等,生死不二,终半食顷,闭目举舌奉腭,徐徐长吐气,一息二息,傍入闻气

  • 何任迁

    【介绍】:见何第松条。

  • 伤寒论翼

    书名。2卷。清·柯琴撰于1674年。作者对前人编集、校注、整理《伤寒论》持有异议,认为“伤寒、杂病治无二理,咸归六经之节制。六经中各有伤寒,非伤寒中独有六经也”。本此,柯氏于上卷列论伤寒大法、六经、合

  • 三十六根

    见《海南岛常用中草药手册》。为三十六荡之别名,详该条。

  • 球子草

    ①见《全国中草药汇编》。为水蜈蚣之别名。②见《广州植物志》。为鹅不食草的别名。各详该条。

  • 奶浆草

    见《草药手册》。为地锦草之别名,详该条。

  • 髓孔

    经穴别名。出《针灸甲乙经》。即大迎。见该条。

  • 阳黄

    病证名。为黄疸两大类型之一。见《伤寒微旨论》。《景岳全书·杂证谟》:“阳黄证因湿多成热,热则生黄,此即所谓湿热证也。”由湿热蕴蒸肝胆,胆热液泄,外渗肌肤,下流膀胱而致一身面目及小便尽黄。主要症状为发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