灸疗著作。敦煌出土卷子。约撰于唐代,撰人未详。现存残卷,书名原阙,后据内容新拟。现存人体正背面图18幅,每图旁示穴位、主治证候及灸治壮数。其中有些穴名不见于现存针灸专书,如板眉、脚五舟、天门、聂俞等。
病证名。见《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二。即坠睛。详该条。
皮肤针疗法之一。因使用梅花针进行刺激而名。见该条。
出《诸病源候论》卷三十七。一指经闭,二指经行不畅。
【介绍】:见刘翰条。
指膀胱经虚寒证候。《备急千金要方》:“左手尺中神门以后脉阳虚者,足太阳经也。病苦脚中筋急,腹中痛引腰背不可屈伸,转筋恶风,偏枯,腰痛,外踝后痛,名曰膀胱虚冷也。”“右手尺中神门以后脉阳虚者,足太阳经也
即豉饼灸,见该条。
【介绍】:明代医生。山西介休人。家为世医,精于医术。
见《药材学》。为肉豆蔻之别名,详该条。
见《广西药用植物图志》。为马骝卵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