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清代医家。字维德。山东益都人。精于儿科,撰《痘科温故集》一书(1752年刊行)。
病名。又名瘰疬。即颈腋部淋巴结结核。《灵枢·寒热》:“鼠瘘之本,皆在于脏,其末上出于颈腋之间。”其所以名为鼠瘘,清·莫枚士《研经言》指出:“鼠性善窜,……瘘之称鼠,亦取串通经络为义。”
《疡医大全》卷二十五方。川乌一斤。为末,入砂锅内,加醋慢火熬如酱色,先用升麻、皮硝、生姜煎水洗患处,然后敷此药。治湿痰流注。
见《泉州本草》。为倒扣草之别名,详该条。
民族药学著作。青海高原生物研究所等编。3册。第一二册载植物药309种,原植物378种。第三册载动物药77种。附图较多。重点叙述每种药物的生长分布、采集加工、药味及药用部分。分别于1972年、1976年
【介绍】:宋末医生,鄱阳(今江西波阳)人。平生好学,晚年博览群书,旁通医学,救治病人甚多,人称其住室为“更生堂”,因取名“可甦”,而隐其原名。
见《植物学大辞典》。为菟丝之别名,详该条。
见《山西中药志》。为光慈菇之别名,详该条。
见《生物学通报》(3):1958。为金钱白花蛇之别名,详该条。
小儿推拿方法名。详天河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