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本草纲目拾遗》。为鸡屎藤之别名。详该条。
出《灵枢·经别》。即手厥阴经别。详该条。
【生卒】:十三世纪【介绍】:金代医家。祖籍山东曲阜,五世祖官居滕县。世代以儒学显名。精通医术,很敬慕仓公之为人。十三世纪七十年代,常往来于东平(今山东泰安),为人治病有显效。著有《素问钩玄》、《仲景或
古代对专门治疗耳、目、关节等疾病的医生的称谓。《史记·扁鹊仓公列传》:“扁鹊过雒阳,闻周人爱老人,即为耳目痹医。”
书名。又名《幼科医学指南》。4卷。清·周震撰于1661年。1789年始有初刊本。卷1为儿科歌赋及议论;卷2为小儿杂症;卷3~4分别论述小儿心、肝、肺、脾、肾诸经病证及医案。现有近代刊本数种。
《外科正宗》卷四方。甘松、山柰、细辛、白芷、白蔹、白芨、防风、荆芥、僵蚕、栀子、藁本、天麻、羌活、独活、密陀僧、枯矾、檀香、川椒、菊花各一钱,大枣七枚。为末,与皂角一斤同搥作丸,早、晚搽洗患处。治雀斑
是粘的异体字,参见粘汗条。
病证名。见《症因脉治·外感眩晕》。可因岁运加临或时邪感冒所致。症见身热烦躁,口渴引饮,夜卧不宁,头旋眼黑,小便赤涩,脉躁疾。治宜清火润燥。用柴胡清肝饮、清肺汤、竹叶石膏汤等方。参见眩晕条。
古针具名。指以熟铁制成的针具。《针灸聚英》“铁针……柔铁即熟铁,有毒,故用马啣则无毒。”
病证名。出《金匮要略·百合狐惑阴阳毒病脉证治篇》。由狐惑病咽喉腐蚀所致之声音嘶哑。方可选用甘草泻心汤,或外吹冰硼散。参见音嘶、狐惑等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