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外奇穴名。出《千金要方》。位于足十趾之尖端。主治脚气,足趾麻痹,足背红肿;并用于急救。直刺0.1~0.2寸。艾炷灸3壮。
【介绍】:宋代人。生平不详。撰有《曲本草》一书,已佚。
病证名。指痘疹所致之目疾。《审视瑶函》:“夫痘疹为毒最重,……若痘疹发,则诸经百脉清纯太和之气,皆被搅扰,正气大虚,则邪乘虚而入,各因其犯而为病。目窍于肝胆,肝胆乃清净之府,邪正理不并立,今受浊邪薰灼
证名。指骨痿。《医宗必读·痿》:“肾痿者,骨痿也。”详骨痿条。
见金子久条。
证名。指牙关紧收,口不能开的症象。多由痰气风火壅阻经络所致。见《卫生宝鉴·咽喉口齿门》。《万病回春·中风》:“凡卒中昏倒,不省人事,牙关紧急者,此中风痰也。”《张氏医通》卷一:“阳中者,面色赤,唇焦,
【介绍】:清代医家。字效程。浙江吴兴人。采集医籍中有关摄生之法,辑成《保生编》一书,未见刊行。
证名。指阳虚受寒所致的腹胀。《症因脉治》卷三:“脏寒腹胀之症,四肢常冷,小腹胀急,冷硬如冰,小便清利,大便时泻,不思饮食,唇口色白,言语轻微,《内经》所云正水,即脏寒生满病之症也。”多因真阳素虚,脏气
见西溪书屋夜话录条。
即《金匮要略方论》。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