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醇賸义》卷四方。当归、苏子、贝母各二钱,川芎、桃仁、延胡索、橘红各一钱,炮姜、降香各五分,山楂炭、桑白皮各三钱,苏木三分。水煎,加童便一杯冲服。治新产之后,恶露上冲于肺,气喘鼻掀,头汗微出。
病名。出《外科大成》卷二。多由足太阳膀胱经湿热凝结而成。生于项后发际两旁角处,脑后发之旁,属浅表轻症,易成脓,治同外痈。相当于枕后化脓性淋巴结炎。
①较大的经脉。《素问·调经论》:“……泻其小络之血,出血勿之深斥,无中其大经,神气乃平。”②本经的经脉。《灵枢·官针》:“经刺者,刺大经之结络经分也。”③十二正经。《灵枢·刺节真邪》:“一经上实下虚而
见长频条。
即浊病。见《杂病源流犀烛·五淋二浊源流》。因浊病有白浊、赤浊之不同,故名。亦称赤白浊。参见赤白浊、浊、便浊、精浊各条。
指头面部。人体清阳之气皆上注于头面;十二经脉中,手三阳的经脉从手走向头部,足三阳的经脉是从头走向足部,手足三阳经皆会聚于头面,故称诸阳之会。《灵枢·邪气藏府病形》:“诸阳之会,皆在于面。”
证名。又称巅顶痛。指头顶部疼痛。《丹溪心法·头痛》:“如顶巅痛,宜藁本、防风、柴胡。”《医宗必读·头痛》:“太阳、厥阴巅顶痛,宜来复丹。”《证治汇补·头痛》:“巅顶痛属肾。”由肾虚、相火偏旺,循督脉上
踝关节内、外侧的圆形骨隆起部位。
见伤山条。
①推拿穴位名。即左右两侧太阳穴。《幼科推拿秘书·穴象手法·穴道图象·穴在头脑者》:“额角:左为太阳,右为太阴。”参见太阳穴、太阴穴。②人体部位名。见头角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