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科释迷》卷五方。蜈蚣一条,胆南星二钱,全蝎、防风、白附子、远志、芦荟、延胡索、朱砂各一钱,麝香一字,金箔、银箔各三片。为细末,煮糊为丸,梧桐子大,每服一丸,薄荷煎汤送下。治急惊为痫。
东汉时医官职称。为太医监之下属官职,计2名。其职责是管理药物。
出《神农本草经》。即花椒,详该条。
尿道外口。《素问·骨空论》:“女子系廷孔,其孔,溺孔之端也。”
方书名。6卷。明·罗浮山人约撰于万历年间。刊于1696年。书中所集录的验方,分为固精、种子、妇人、小儿、诸风、痰火、须发等30门。现存1696年重刊本。
服药方法之一。病在上部,药汤宜少量,分多次服。如咽喉痛,宜缓慢频频含咽。
指相对热灸而言,称不用任何热源进行灸治的方法为冷灸,如药物发泡灸等。
书名。作者佚名。约为公元279年前著作。一卷,为道家书,其中有丹法及房中健身等内容。
病名。即肛漏。详该条。
①综合性医书。16卷。清·张璐撰于1695年。本书主要叙述内科及外、妇、儿、五官各科疾病证治。分门分证,征引古代文献及历代医家有关医论,结合作者临症实践加以阐述。作者编选此书,多取法于《证治准绳》,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