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秉铉(xuàn 眩)
【介绍】:
明代医家。字公辅。江苏武进县人。因父病学医。当地疾疫流行时,他不避危险,救治病人,且不取报酬,效果亦好。著有《杏园医案》一书,已佚。
【介绍】:
明代医家。字公辅。江苏武进县人。因父病学医。当地疾疫流行时,他不避危险,救治病人,且不取报酬,效果亦好。著有《杏园医案》一书,已佚。
病证名。见清·黄庭镜《目经大成》卷二。为阳漏之别称。详该条。
①病名。五噎的总称。《医说》卷五:“噎病亦有五种:气噎、忧噎、食噎、劳噎、思噎。”《诸病源候论·否噎病诸候》:“阴阳不和则三焦隔绝,三焦隔绝则津液不利,故令气塞不调理也,是以成噎,此由忧恚所致。忧恚则
即《金匮要略方论》。详该条。
见《辽宁经济植物志》。为紫草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见《解围元薮》卷一。即疠风,外表有白色泥土状者。
【介绍】:见沈贞条。
出《石药尔雅》。为曾青之别名,详该条。
见《陆川本草》。为蒲葵之别名,详该条。
阳明与少阳两经合病,除出现阳明病的身热,不恶寒,反恶热,自汗,腹满,便秘;又有少阳病的口苦、咽干、目眩等外,必见下利。《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阳明少阳合病,必下利。”
出《杂病源流》卷二十四:“以喉花即为蒂中。”即悬雍垂。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