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中医中药>中医百科>木舌

木舌

病证名。又名舌黄鹅口死舌舌体肿大,板硬如木。元·朱震亨《平治会萃》:“木舌者,舌肿硬不和软也。”见于新生儿舌炎。《婴童百问》:“舌者心之候,脾之脉络于舌也。脏腑壅滞,心脾积热,热气上冲,故令舌肿,渐渐胀大,塞满口中,是为木舌。”《赤水玄珠》卷三:“舌肿硬而不柔和,挺然胀满或出口者为木舌。”《医学纲目》:“木舌者,舌肿粗大,渐渐肿硬满口,不急治,即塞杀人也。”《焦氏喉科枕秘》:“木舌皆由心火盛,舌如木硬紫多疼,壮热憎寒言蹇涩……。”同时伴有转运不灵,妨碍吮乳,啼哭不安。治宜泻火解毒。用凉膈散加减。热毒深重,舌肿硬痛,不能言语者,宜清心凉血解毒。用黄连解毒汤犀角地黄汤等加减。并可于舌刺去恶血冲服紫雪丹外吹冰硼散,或用芒硝百草霜滑石,酒调敷舌上。临床上常见新生儿脱水时,其舌亦强硬似木,并略向上卷,塞满口中,则为干缩性肿大,经哺乳后,往往不药而愈。

猜你喜欢

  • 欧希范五脏图

    书名。宋·吴简(一作灵简)编。北宋庆历间(1041~1048),编者和有关人员共解剖了50具尸体,对这些尸体的喉部、胸腹腔脏腑进行了详细观察比较,并由绘工宋景画成图谱。被解剖的对象都是反抗北宋统治阶级

  • 死蛾核

    病名。指喉核肿大而色淡红触之坚硬者。《咽喉经验秘传》:“此症核强而硬也。因胃中有实火,膈上有稠痰,色白者是也,红者非。”参见乳蛾、石乳等条。

  • 产后恶血冲心

    病证名。见《太平圣惠方》卷八十,即产后恶血入心。详该条。

  • 停耳

    病名。又名聤耳。见《脉因证治》卷下。①系指耳内肿起,色赤疼痛,流脓或耳内生物如赤肉。《医林绳墨》卷七:“又有停耳者,耳内有生赤肉,或有脓肿是也,此有气郁生痰,内火攻冲,肿似赤肉,或兼脓汁溃烂,谓之停耳

  • 走火

    气功术语。练功不当而导致的一类失常现象。见偏差条。

  • 对月草

    ①见《分类草药性》。为元宝草之别名。②见《中国药用植物志》。为錾菜之别名。各详该条。

  • 丹田呼吸法

    气功功法。见胎息条。

  • 旋胪泛起

    病名。出《证治准绳·杂病》。本病气轮自平,水轮尚明,惟风轮高耸而起(《审视瑶函》),与旋螺突起之翳色青白,累及瞳神不同。类似今之圆锥角膜。

  • 不寐多困

    病证名。指失眠而困倦。《幼科铁镜》:“婴儿不睡有二:一心虚,二胆虚。睡中不闻人声,忽醒而不寐者,此心血不足。宜人参安神丸(麦冬、人参、当归、黄连、枣仁、生地、茯神)。有睡中稍闻人声响动,即惊而不寐者,

  • 平胃导痰汤

    《症因脉治》卷一方。苍术、厚朴、陈皮、甘草、天南星、半夏、茯苓、枳壳。水煎服。治痰饮胃脘痛,痛而呕恶,吐出痰涎稍减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