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中医中药>中医百科>本神

本神

经穴名。代号:GB13。出《针灸甲乙经》。属足少阳胆经。位于头正中线,入前发际0.5寸,旁开3寸处;或于神庭穴与头维穴间连线的内三分之二与外三分之一交点处取穴(《铜人针灸腧穴图经》)。另说“在曲差两旁各一寸五分,在发际”(《针灸甲乙经》);“在临泣外一寸半”(《医学入门》);“在临泣旁一寸”(《针灸集成》)。布有额神经外侧支,并有颞浅动、静脉额支和额动、静脉外侧支通过。主治头痛目眩颈项强痛癫痫;以及眶上神经痛等。沿皮刺0.3~0.5寸。艾条灸5~10分钟。②《灵枢经》篇名。神,指人体的精、神、魂、魄、心、意、志、思、智、虑等精神活动。本文指出凡刺之法,必本于神,故名。内容论述神的概念和作用,及其与养生的关系。具体指出七情太过,会使精神活动发生变异,伤及五脏,形成各种病变。因而诊治时,应善于观察病人的神志变化,并根据这些变化,施以相应的治疗。最后讨论了神、魂、魄、意、志与五脏虚实的关系。

猜你喜欢

  • 敷地两耳草

    见《广西野生资源植物》。为黄毛耳草之别名,详该条。

  • 太息

    即叹气。以呼气为主的深呼吸。正常人的呼吸中,一呼一吸称为一息,一息脉动四次,三息之后有一次深呼吸,脉五动,脉诊上称为“闰以太息”。病理情况下,若患者频频叹气,称为善太息,是一个症状,可由肝胆郁结,肺气

  • 仙传外科集验方

    书名。又名《仙传外科秘方》。11卷。元·杨清叟撰,明·赵宜真集。刊于1378年。卷1总论痈疽发背及内服荣卫返魂汤的加减法;卷2~4重点论温、热、凉性三个外用药方的用法及其他外科通用方;卷5~7为痈疽、

  • 承浆痈

    病名。出《疡医准绳》卷三。即颏痈。见该条。

  • 阴肿

    证名。出《诸病源候论》卷九。又名脱囊、疽。即外阴部肿大的病证。《外科大成》概括为:①单纯阴囊肿大。多因感受寒湿而致。宜用桃仁丸。②指内吊。详该条。③阴囊肿大,光亮不痛,偶见阴茎全缩。多为肝肾气虚而致。

  • 干黄

    病名。指小便自利,渴而引饮的黄疸。《此事难知》:“干黄,燥也,小便自利,四肢不沉重,渴而引饮者,栀子柏皮汤。”干黄有因瘀热搏结所致者,《医钞类编》卷九:“干黄,……瘀热在里,宜下。”参见黄疸等条。

  • 风热嗽

    病证名。见《类证治裁·咳嗽》。指风热犯肺,肺失清肃所致的咳嗽。症见咳嗽痰稠,身热,汗出恶风,口干咽痛,鼻流黄涕,苔薄,脉浮数等。治宜疏风清热,宣通肺气。用桑菊饮、银翘散等方。参见咳嗽条。本症类似急性上

  • 秦子通

    【介绍】:元代医生。安徽怀远人。继承家学。曾任太医院提举。

  • 王文选

    【介绍】:见王锡鑫条。

  • 肝乘肺

    肝邪乘肺,侮其所不胜。《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伤寒发热,啬啬恶寒,大渴欲饮水,其腹必满,自汗出,小便利,其病欲解,此肝乘肺也。”实际上,临床所指多为肝火犯肺,参见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