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生草药性备要》。为千里光之别名,详该条。
病因分类之一。一般指外感六淫之邪。参三因条。
见《生草药性备要》。为仙茅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南宋人,生平不详。著《胎产经验方》1卷,已佚。
见《不居集》上集卷二十五。即安肾丸第一方,见安肾丸条。
病证名。五脏病变而致遗精的统称。《医宗必读·遗精》:“若乎五脏各得其职,则精藏而治。苟一脏不得其正,甚者必害心肾之主精者焉。治之之法,独因肾病而遗者,治其肾,由他脏而致者,则他脏与肾两治之。”《证治汇
病名。即痰包,详该条。
病名。多由感受时邪,毒袭心肺所致。症见其舌状如羊之舌伸出口外,故名。舌斜左,眼亦斜左,舌斜右,眼亦斜右。初起必胸膈痒痛,日久不治。邪正相拒,满身胀痛。结合全身情况辨证施治。
指由六经的生理、病理特点所规定的治疗用药禁忌,如太阳禁下之太早,阳明禁发汗、利小便、少阳禁汗、下、利小便,三阴“非胃实,不当下”等,见《脾胃论》卷上。
见遂生福幼合编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