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名。见《太平圣惠方》卷三十三。又名目脓漏、漏睛脓出、漏睛眼、热积必溃之病、窍漏证、眥漏症。《证治准绳·杂病》:“眥头结聚生疮,流出脓汁或如涎水,粘睛上下,不痛,仍无翳膜。此因心气不宁,并风热停留在睑
见《本草原始》。为胡芦巴之简称,详该条。
出《素问·刺热篇》等篇。指脊柱骨的分节。
出《素问·气穴论》。胸两旁的十二个穴位。详膺俞条。
出《素问·五脏生成篇》。衃血,凝积的死血,指紫黑枯槁的颜色。喻心的真脏色。参见真脏色条。
见明·万全《妇人秘科·种子章》。又名种玉。指受孕。
金元时代医学上的一个学术派别。其代表人物为张元素,因张氏家居易水(今河北易县)故名。该学派重视致病的内因,具有创新思想,认为“运气不齐,古今异轨,古方今病不相能也。”反对泥于古方。后由著名医家李杲加以
证名。见《秘传眼科龙木论》。即目痒。详该条。
证名。指少腹胀满。出《素问·标本病传论》。详腹胀、小腹满条。
【介绍】:元代医家。山东东平人。精医术,撰有《如宜方》二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