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中医中药>中医百科>次髎

猜你喜欢

  • 包谷心

    见《重庆草药》。为玉米轴之别名,详该条。

  • 郑宁

    【生卒】:十六世纪【介绍】:明代医家。字七潭。安徽人。郑氏认为古今方书中常用药不过二、三百味,但关于药的性味说法不一,因而参考过去各书,编成《药性纂略》一书。

  • 透镜灸

    日光灸之一种。见该条。

  • 三元

    指头、腹、足三处。《千金方》卷二十八:“头腹足为三元也。”

  • 拉牛入石

    见萧步丹《岭南采药录》。为穿破石之别名,详该条。

  • 囊虫丸

    经验方。见《新编中成药手册》。茯苓、水蛭(滑石烫)、干漆(炭)、雷丸、大黄、僵蚕或蚕蛹(炒)、桃仁、黄连、牡丹皮、川乌、芫花(醋制)、橘红、五灵脂流浸膏。制成蜜丸,每丸重5克,每服1丸,1日2~3次,

  • 积嗽

    见《医宗金鉴·幼科杂病心法要诀》。即食积咳嗽。详该条。

  • 膜外气

    病名。指气攻腹膜之外而虚胀、肿满者。《圣济总录》卷八十:“膜外气……本于肺受寒邪,传之于肾,肾气虚弱,脾土又衰,不能制水,使水湿散溢于肌肤之间,气攻于腹膜之外,故谓之膜外气,其病令人虚胀,四肢肿满,按

  • 佛手香橼

    见《闽书》。为佛手柑之别名,详该条。

  • 老腰弓

    见《云南中草药选》。为草血竭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