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中医中药>中医百科>气海

气海

①身体部位。①四海之一。指膻中。又名上气海。是宗气会聚发源之处。《灵枢·海论》:“膻中者,为气之海。”②指丹田。又名下气海(《类经附翼》)。参见丹田条。②经穴名,代号RN6。出《针灸甲乙经》。别名脖胦下肓、下气海。属任脉。肓之原穴。位于腹正中线,脐下1.5寸。布有第十一肋间神经前皮支,腹壁浅动、静脉分支和腹壁下动、静脉分支。主治虚脱,厥逆腹痛泄泻月经不调痛经崩漏带下遗精,阳萎,遗尿疝气,以及尿潴留,尿路感染,肠梗阻等,具有强壮作用。直刺1~1.5寸。艾炷灸5~10壮;或艾条灸15~30分钟。

猜你喜欢

  • 精髓枯淋症

    淋证之一。多因气血虚衰,精髓干枯所致(见罗应章《经验医库·溲淋》)。多见于老年体弱者。症见小便滴沥不断,其痛难忍。治以干茯汤。参见淋条。

  • 掌禹锡

    【生卒】:十一世纪【介绍】:北宋地理学家,兼通医药。字唐卿。许州郾城(今河南郾城)人。仁宗时任光禄卿直秘阁。1057年(嘉祐二年)奉命与林亿、苏颂、张洞等以《开宝本草》为蓝本,参校诸家本草校正补注本草

  • 半表半里热不得卧

    病证名。外感不得卧之一。指邪搏心胸半表半里之间所致的不寐症。《症因脉治》卷三:“半表半里不得卧之症。太阳病二三日不得卧,心下闭结,汗吐下后,反复颠倒,心中懊者,太阳经半表半里热也;咽燥口干,发热汗出,

  • 火炎上喘

    病证名。见《丹溪心法·喘》。即火喘。又名火炎肺胃喘。详该条。

  • 足阳明胃经

    十二经脉之一。代号ST。《灵枢·经脉》:“胃足阳明之脉,起于鼻之交頞中,旁纳(一本作约字)太阳之脉,下循鼻外,入上齿中,还出挟口,环唇,下交承浆,却循颐后下廉,出大迎,循颊车,上耳前,过客主人,循发际

  • 虚秘

    病名。指因精血津液亏耗所致的便秘。多因体气素亏,或因发汗、利小便耗伤津液,或病后元气未复,精亏血枯所致。《圣济总录·大小便门》:“或因病后重亡津液,或因老弱血气不足,是谓虚秘。”《洁古家珍·杂方》:“

  • 虚淋

    病名。见《证治汇补·下窍门》。①指肾虚精败之淋证。多因男子精未盛,老人精已衰,而为房劳所伤,致肾虚精败成淋。其证大小便牵引而痛,愈痛则愈便,愈便则愈痛。治宜温补。用《金匮》肾气丸,或生料鹿茸丸。②即劳

  • 肺常不足

    小儿生理、病理特点之一。由于小儿形体柔嫩,卫外机能未固,对外界的适应能力较差。感邪以后常先犯肺,所以明·万全认为,“天地之寒热伤人也,感则肺先受之”,并创“肺常不足”之说(《育婴家秘》)。故邪气不论从

  • 邵纯山

    【介绍】:参见邵三山条。

  • 小肠惊

    脏腑惊证之一,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