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证名。指咳嗽声音嘶嗄。多因热嗽、冷热嗽久延所致。《不居集》卷十五:“失音嗽。有热嗽失音咽疼,多进冷剂而声愈不出者,宜以生姜汁调消风散,少少进之,或只一味姜汁亦可。冷热嗽后失音者尤宜。嗽而失音者,非独
病证名。五郁之一。指脾胃之气郁滞之症。出《素问·六元正纪大论》。《证治汇补·郁症》:“食滞中焦,痰凝脾脏,热蕴肠胃,皆土郁也。”症见心腹饱胀,肠鸣泻利,呕恶痰涎或清水等。治宜夺之。《杂病源流犀烛》卷十
气功功法。结合“微息”和“存想”的静功锻炼方法。见明《道藏·神仙食炁金匮妙录》。其功法:正偃卧,握固,两足间相去四、五寸,两臂间亦相距四、五寸,去枕、微息,四九三百六十息,再存想自己衣被皆去,骨节皆解
①治法之一。《素问·五常政大论》:“气反者……病在中,旁取之。”马莳注:“盖病在于中,而经脉行于左右,则或灸或刺,或熨或按,皆当取之于旁也。”②循经远刺的取穴法之一。如病在腰部,针委中穴。《灵枢·终始
病名。出《疡医准绳》卷二。即人中疔。见该条。
推拿手法名。即拉法。见该条。
病证名。见《寿世保元》卷八。多由风邪或虫蚁咬伤而致。症为骤然阴囊肿痛。可用蝉退半两煎水外洗,内服五苓散、灯草煎服。
见《河北药材》。为秦艽之别名,详该条。
指一咳即出之痰。《症因脉治》卷二:“一咳而痰便出者,名滑痰。属脾湿。宜南星与半夏之类燥之,滋润之味,所当忌也。”参见痰证条。
眼的八廓名称之一。用八卦配自然界之物质现象命名者。见《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二。即泽廓。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