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本草拾遗》。为韭菜之别名,详该条。
治法。清肃肺气以抑制肝木的方法。肝气上冲于肺,肺气不得下降,常出现两胁窜痛,气喘不平,脉弦等症。用清肃肺气使肺气下降,肝气也随之条达疏畅。常用药如桑白皮(吴茱萸汁炒)、苏梗、杏仁、枇杷叶等。
出《神农本草经》。为知母之别名,详该条。
养生学丛刻。一册。清·叶志诜辑。刊于1852年。其中包括元·丘处机《摄生消息论》,明·冷谦《修龄要旨》,清·汪昂《勿药元诠》、汪晸《寿人法》及方开《延年九转法》5种。
见医医病书条。
经穴别名。出《太平圣惠方》。《循经考穴编》作商盖。即督俞。见该条。
阙之上、天庭之下的部位。古人认为可作望诊咽喉病证的参考。《灵枢·五色》:“阙上者,咽喉也。”近人报道此处涂敷巴豆朱砂膏防治白喉获效。
证名。即呃逆。《医林改错》卷上:“呃逆俗名打咯忒。”详呃逆条。
六律中的六阳律之一。详六律条。
病名。即生于上臂外侧的瘤。见清·高梅溪《外科图说》卷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