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卒】:十二世纪末【介绍】:南宋医生。曾治愈宋宁宗赵扩的淋病。
即跟骨。为跗骨中最大的一块,位于足后,有强大的肌腱附着。
即瘛疭。详该条。
【生卒】:1488~1566年【介绍】:明代文人。字川父。河南祥符(今开封)人,正德年间(1506~1521年)进士,历任山西佥事等官职。后来离官,以古文著名于当时。著作较多,其中《医史》一书(10卷
病证名。见《症因脉治·外感眩晕》。为湿气内逆,寒气不行,太阳上留之证。证见恶寒无热,鼻塞声重,身重体疼,无汗拘紧,头目旋晕,脉迟缓等。治宜温化寒湿。用羌活胜湿汤合术附汤、芎术除眩汤、三因芎辛汤等方。参
即阳盛。《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阳胜则阴病。”见阳盛条。
指妊娠期间发生与妊娠有关的疾病。出《诸病源候论》。亦名胎前病。
见《四川中药志》。为苦石莲之别名,详该条。
名词。出《医心方》。即阴道穹窿。
证名。症见齿缝疏豁不齐,又名齿疏。咀嚼时每有余物嵌入作梗。多因肾气不足或餐后挑剔成习,则齿缝愈疏。《仁斋直指方》:“齿者骨之所终,髓之所养,肾实主之。故肾衰则齿豁。”治宜培补肾元,用肾气丸加减。或用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