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外科大成》卷四。即锁脚马。详该条。
推拿手法名。见杜自明《中医正骨经验概述》。以腋部夹紧患肢的腕部向后牵拉,一手托住患肘鹰嘴部,另一手挟置患肩并缓稳柔和地向前推。适用于肘部疾患。
见《四川中药志》。为粉条儿菜之别名,详该条。
病证名。见《千金要方》卷十二。指由五脏虚损导致的吐血。如心经阴虚,火盛动血,证见虚烦不眠,怔忡健忘,神气不安者,宜滋阴降火,用天王补心丹、朱砂安神丸等。若心阳不收,汗出惊悸,以及心火不下交于肾,而见梦
推拿手法名。为推法的一种。用拇指或食中两指指腹在体表一定部位上轻快地作直线移动。《小儿推拿广意·杂症门》:“凡推法必似线行,毋得斜曲,恐动别经而招患也。”
①古代全身遍诊法三部九候部位之一。为足太阴之动脉,即下部人,以候脾胃之气。②经穴名。代号SP11出《针灸甲乙经》。属足太阴脾经。位于大腿内侧,髌骨内上缘上8寸,缝匠肌之内侧;或于血海穴直上6寸处取穴。
见太阳条。
病名。《外科证治全书》卷三。即虎口疔。见该条。
①遗留不清。《素问·热论》:“热病已愈,时有所遗者。……病热少愈,食肉则复,多食则遗。”②失禁。《素问·咳论》:“咳而遗矢。”《灵枢·九针论》:“膀胱不约为遗溺。”
见国医百家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