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中医中药>中医百科>治痧要略

猜你喜欢

  • 酒黄

    三十六黄之一。《圣济总录》卷六十一:“病人五脏积热,面赤,言语带邪,昏沉错乱,目中黄色,此是酒黄。灸后心、百会、下廉三处百壮。若惙气上喘,脉如屋漏,此候不治,如只大便下血,宜服泽泻汤方。”参见黄疸有关

  • 扁芝

    见《中国药用真菌》。为树舌之别名,详该条。

  • 阳明少阳合病

    阳明与少阳两经合病,除出现阳明病的身热,不恶寒,反恶热,自汗,腹满,便秘;又有少阳病的口苦、咽干、目眩等外,必见下利。《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阳明少阳合病,必下利。”

  • 三门

    推拿穴位名。见天庭条。

  • 鬻(yù 育)婴提要说

    见述古斋医书三种条。

  • 磁朱丸

    即神曲丸第一方,见神曲丸条。

  • 手牛押屈

    病名。出《疡医准绳》卷三。即腕痈。见该条。

  • 双身

    即妊娠。详该条。

  • 大刚风

    八风之一。指从北方来的风邪。《灵枢·九宫八风》:“风从北方来,名曰大刚风,其伤人也,内舍于肾,外在骨与肩背之膂筋,其气主为寒也。”

  • 痘诀余义

    参见许氏幼科七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