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见《草药手册》。为山梗菜之别名。②见《贵州民间方药集》。为龙舌草之别名。各详该条。
见《本草正义》。为骨碎补之别名,详该条。
见伤寒摘锦条。
病证名。属月经过少证型之一。多因素体虚弱,久病失血伤阴,或脾胃损伤,生化之源不足,冲任血虚所致。症见月经量少,或点滴一、二天便净,色淡红、质稀。面色萎黄,头晕心悸,小腹空痛等。治宜补血益气健脾。方用人
出《灵枢·经脉》。即手太阳络脉,见该条。
①《小儿药证直诀》卷下方。厚朴(姜汁涂,焙)、炙甘草、诃子肉(半生、半煨)、青黛(兼惊及带热泻者用此,否则不用)各半两,陈皮一分,煨使君子仁一两。为细末,炼蜜为丸,芡实大,每服一丸,米汤化服;一岁以下
见《医学入门》卷七。即加味逍遥散第一方,见该条。
【介绍】:见李昉条。
见《贵州草药》。为龙葵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宋代人。字华父。撰有《经验方》,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