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中医中药>中医百科>温病条辨

温病条辨

书名。6卷。清·吴鞠通撰于1798年。作者仿张仲景伤寒论》体例,汲取明、清温病学家的学术经验,以简要的文字,分篇分条论析温病三焦辨证治法,并自加小注。卷首为原病篇,引述《内经》有关温病条文并予以注释;卷1~3分述三焦温病;卷4杂说、救逆及病后调治;卷5解产难、卷6解儿难,专论产后调治、保胎和小儿急慢惊风及痘疹、疳疾等。全书内容丰富、条理系统。吴氏将温病以三焦辨证,宗法刘河间,于明、清学派中,推崇叶天士。其辨证和治疗方剂,采录叶氏治验颇多,是一部切于实用,流传甚广的温病名著。本书问世后,有朱武曹氏的增批本,更有王士雄叶霖、郑雪堂三家的评注本,书名《增补评注温病条辨》,1958年上海卫生出版社即据此本重印。此外还有多种刊本。

猜你喜欢

  • 房黄

    三十六黄之一。《太平圣惠方》卷五十五:“房黄者,眼赤身黄,骨髓烦疼,头目昏痛,多饶睡卧,体虚无力,夜多梦泄,神思不安,腰脚酸疼,小便黄赤。”《圣济总录》卷六十一:“病人身体沉重,状似着热,不得睡卧,小

  • 肝虚雀目

    病名。见《世医得效方》卷十六。即肝虚雀目内障。详该条。

  • 经前荨麻疹

    病名。即经行风疹块。详该条。

  • 浑浑焞焞

    证名。表现为听觉不清,反应迟钝。多由湿浊上蒙,肝胆实火或肾虚而精气不得上承所致。《素问·至真要大论》:“心痛耳聋,浑浑焞焞。”《灵枢·经脉》:“病耳聋浑浑焞焞。”

  • 毛爪参

    见《云南经济植物》。为白云花根之别名,详该条。

  • 翰林医诊

    宋代医官职称。隶属于翰林医官院,系一般下级医官职务,官阶从八品。参见翰林医官院条。

  • 颊疡

    病名。出《疡医准绳》卷三。又名颊车痈、金腮疮。指痈生于耳下颊车穴处者。由阳明经积热而发。初起如粟,色红,渐大如豆、如石榴、焮热疼痛。治宜清热解毒,内服犀角升麻汤。若失治。易成漏,经久难愈。

  • 邓乐天

    【介绍】:见邓旒条。

  • 阳燧锭灸

    灸法之一。见《针灸逢源》。《理瀹骈文》载阳燧锭的制法:用硫黄一两五钱,铜勺化开,依次入川乌、草乌、蟾蜍、硃砂细末各一钱,僵蚕一条(研细末),冰片、麝香各二分,搅匀后倒入瓷盆内,荡转成片状,剪成麦粒大小

  • 鸡血兰

    见《贵州民间药物》。为丝棉木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