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中医中药>中医百科>火殃竻

火殃竻

见《广州植物志》。即火秧竻,详该条。

猜你喜欢

  • 药品辨义

    见博物知本条。

  • 胃热渴

    渴证之一。见《圣济总录》卷五十九。因脾胃实热灼津所致。症见胸膈烦闷,口渴引饮。治宜清胃生津,用猪肚丸、赤茯苓散、玉女煎等方。

  • 小苦药

    见《中药大辞典》。为绞股蓝之别名,详该条。

  • 表里

    八纲中用以辨别病位深浅和病情轻重的二纲。一般外感初起,邪在肌表,属表证,病较轻浅;若病在脏腑,则属里证,病较深重。伤寒与温病的证候分类中,对表里证的辨别,有明确的区分:伤寒以三阳为表,三阴为里,三阳中

  • 胞脏

    出《诸病源候论》卷四十二。即胞宫。详该条。

  • 散翳

    病名。见《世翳得效方》卷十六。即散翳内障。详该条。

  • 经方实验录

    医案著作。3卷。曹頴甫著,姜佐景整理。刊于1937年。此书系汇集曹氏临床应用张仲景《伤寒论》和《金匮要略》方的治疗病案而成,故以名书。全书共收载经方验案92例,其中包括16例由其门人经治的验案。曹氏临

  • 禹粮石

    见《中药志》。为禹余粮之别名。详该条。

  • 保和郎

    宋代医官职称,官阶从七品。参见翰林医官院条。

  • 小还魂

    见萧步丹《岭南采药录》。为驳骨丹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