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证名。出《经效产宝》。因孕后肾气虚弱,又因湿伤于肾,以致相引腰背串痛。若痛不止者,易致坠胎。治宜补肾、祛湿、安胎。方用青娥丸。
指针刺的禁忌。这是古人在针刺治疗过程中,由于发生医疗事故而积累下来的经验教训。《灵枢·终始》指出,“凡刺之禁”,有惊恐、恼怒、劳累、过饱、饥饿、大渴、房事、醉酒及长途跋涉情绪未定等各种情况,此时均不宜
皮肤针之一种。因针柄一端集针五枚形如梅花,故名。参见皮肤针条。
病证名。见徐大椿《女科指要》。多因脾虚不能运化水湿,肝郁化热,湿热蕴结流注于厥阴,以致前阴漫肿、疼痛。因脾虚者,兼见倦怠乏力,食少便溏,治宜健脾利湿,方用四苓汤;因肝经湿热者,兼见心烦易怒,口苦胁痛,
见萧步丹《岭南采药录》。为荷苞花根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见丁福保条。
见《中药志》。为北沙参之别名,详该条。
出《日华子诸家本草》。为榼藤子之简称。详该条。
见清·赵其光《本草求原》。为橹罟子之别名,详该条。
见《中药形性经验鉴别法》。为薏苡仁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