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病证名。出《证治准绳·幼科》。为热毒蕴积而引起疮疡。临床表现以局部出现焮红、作痛、发肿、发痛。热毒炽盛,累及脏腑则可出现里热的证候,如烦热、便秘等。治宜清热解毒,如仙方活命饮、五味消毒饮之类。
【介绍】:见严子成条。
经外奇穴名。见肩三针条。
小儿推拿方法名。即总收法。详该条。
见《本草汇言》。为野料豆之别名,详该条。
参见痧痘集解条。
鼻尖两旁之圆形隆起部。见鼻条。
古代眼科手术方法。见《银海精微》。即金针开内障。详该条。
见《广西中药志》。为华山矾之别名,详该条。
见《全国中草药新医疗法展览会技术资料选编·计划生育、妇产科疾病》。即辣椒头,详该条。
病证名。即咽喉肿。出《五十二病方·阴阳十一脉灸经》。《素问·厥论》:“手阳明少阳厥逆,发喉痹,嗌肿,痉。”本症可见于某些咽喉疾患及全身疾患。参见咽喉肿痛各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