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中医中药>中医百科>热痰

热痰

痰证之一。①指痰水与热相搏的病症。《诸病源候论·痰饮诸病候》:“热痰者,谓饮水浆,结积所生也。言阴阳否膈,上焦生热,热气与痰水相搏,聚而不散,故令身体虚热,逆害饮食,头面噏噏而热,故云热痰也。”②即火痰。《杂病源流犀烛·痰饮源流》:“若由于外感而生者,……四曰热痰,即火痰也。多烦热燥结,头面烘热,或为眼烂喉闭癫狂嘈杂,懊憹怔忡,其色亦黄,宜清气化痰丸清热导痰汤。”③指痰聚于心者。《杂病源流犀烛·痰饮源流》:“在心曰热痰,其色赤,结如胶而坚,多烦热,心痛口干唇燥,喜笑,脉必洪,宜半黄丸。”一名心经热痰。参见该条。④指素有痰疾因外感而喘咯咳唾者。《泰定养生主论》:“热痰者,因食辛辣烧炙煎煿,重裀厚褥及天时郁勃而然也。……此皆素抱痰疾者,因风寒气热味而喘咯咳唾,非别有此五种之痰。”参见痰证条。

猜你喜欢

  • 经水黑灰

    病证名。见风林寺《女科秘宝》。经水黑灰者,因体质虚弱,血气衰微,以致面青嗜卧,五心烦热,口苦舌干,头晕目昏,小腹作痛,即将调经丸(四物汤加三棱、莪术、良姜、大茴、小茴、槟榔、枳壳、延胡索、乌药)作汤剂

  • 王翰臣

    【介绍】:见王翃条。

  • 张仲景注解伤寒发微论

    见伤寒发微论条。

  • 目上胞

    即上眼睑。见胞睑条。

  • 牛人参

    见《浙江民间常用草药》。为豨莶之别名,详该条。

  • 虫斑

    饮食不洁,虫积内生,虫毒气滞显于颜面皮肤而成。多见于儿童。面部有境界明显的圆形或椭圆形的淡白色斑片,上覆有少量灰白色糠状鳞屑,即单纯糠疹。这些征象均可作为诊断蛔虫病的参考。

  • 下元不固

    同肾气不固。详该条。

  • 慈济方

    方书名。1卷。明·僧人景隆撰。刊于1439年。本书汇录痈、疽、疔肿、疮疖、诸风、虚弱,蠱胀、诸气、阴火等40余类病证的验方,并附制药法等,但也掺杂了一些佛家迷信的内容。

  • 湿热腰痛

    病名。腰痛之一。见《丹溪心法·腰痛》。因感受时令湿热,或因饮食厚味,内蕴湿热所致。《症因脉治》卷一:“湿热腰痛之症,内热烦热,自汗口渴,二便赤涩,痠痛沉重。”并有腰间热,或肢节红肿,苔黄,脉数等。治宜

  • 平尧卿

    【介绍】:宋代医家。开封(今河南开封)人。生平欠详。撰有《伤寒证类要略》,二卷,对仲景书只取其要,以类集成,并无发挥,已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