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名。见《杂病源流犀烛·诸汗源流》。即油汗。详绝汗条。
病证名。见《医说》卷五。《杂病源流犀烛·积聚癥瘕痃癖痞源流》:“好吃生米成瘕,不得米则吐清水,得米即止,米不消化,久亦毙人,宜鸡屎米煎。”本病与《诸病源候论》记载的米癥略同,参见该条。
见广州部队卫生部《常用中草药手册》。为盘龙参之别名,详该条。
见濯之《胎产须知》。即胀后产。详该条。
出《神农本草经》。即马先蒿,详该条。
证名。出《素问·玉机真藏论》。即心烦。详该条。
见广州部队卫生部《常用中草药手册》。为胆木之别名,详该条。
经穴别名。出《千金要方》。即太渊,见该条。
病证名。指阳明病出现痉症者。《证治准绳·杂病》:“若头低视下,手足牵引,肘膝相搆,阳明痉也。”《类证治裁·痉症》:“属里者,痉病,胸满口噤,卧不著席,脚挛急,必齿,属阳明,若便鞭,可与大承气汤。”参见
病证名。产后危证之一。出孟葑《仁寿镜》。因产后败血冲遏于心,入于肺,气与血并,喉声如蝉鸣。治宜乳香一钱,煎汤入陈酒三分服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