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论著作。1卷。宋·程迥撰于1176年。作者结合临床论述医学中的一些学术问题,但有较浓厚的理学观点,甚至提出疫疠、伤寒没有传染性。须予批判地对待。
见《云南中草药》。为小白撑之别名,详该条。
即马应龙眼药,见该条。
古病名。指气血痹闭而致的一类疾病。由于阳气虚少,阴寒内盛,以致气滞血涩,而闭阻不通。可见身冷或身痛等症。《素问·逆调论》:“是人多痹气也,阳气少,阴气多,故身寒如从水中出。”《灵枢·官针》:“病痹气痛
指阴茎挺直长大而不收。《灵枢·经脉》:“实则挺长,虚则暴痒。”
病名。《灵枢·痈疽》:“发于尻,名曰锐疽。”即鹳口疽。见该条。
指肝气盛而乘虚犯脾胃。《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伤寒腹满,谵语,寸口脉浮而紧,此肝乘脾也。”喻昌注:“其证腹满谵语,其脉寸口浮而紧,寸口即气口,脾胃脉之所主也,浮而且紧,即弦脉也,肝木过盛,所以
即扶桑丸,见该条。
古病名。见《儒门事亲》卷六。即脾疸。详该条。
病证名。见赵献可《邯郸遗稿》。即妊娠喘。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