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素问·至真要大论》。嗌,亦作咽(《甲乙经》)。咽部的脉络。
古医官职称。北齐和隋代尚药局均设是职。北齐尚药局设典御2人,统管医药事宜。
见《张氏医通》卷十。即经闭。详该条。
出《名医别录》。为白茅根之别名,详该条。
《疫喉浅论》卷下方。西洋参、牡蛎、炙鳖甲、龟板、生地黄、炙甘草、白芍药、火麻仁、阿胶、玄参、麦门冬、天门冬、鸡子黄、童便。水煎去渣,入阿胶烊化,再入鸡子黄搅和,最后冲童便一大蛊服。治疫喉腐烂,痧透热留
人体部位名。亦称额角。指前发际在左、右两端弯曲下垂所呈之角。《灵枢·经脉》:“胆足少阳之脉……上抵头角。”
亦作鬓角,位于耳前方鬓发下垂处。
《癍论萃英》方。桔梗、生甘草、牛蒡子(炒)各一两,麦门冬(去心)半两。共为末,加竹叶同煎,徐服。治小儿疮疹毒攻咽喉疼痛。
宋代医官职称。隶属于翰林医官院,系一般下级医官职务,官阶从七品。参见翰林医官院条。
异痘之一。痘疮初见于面部,独鼻梁左右密集,其他部较少的症状,此热毒郁聚于肺,多属险症。治宜内服黄连解毒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