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清·吴鞠通《解儿难》。即本脏自病痉。详该条。
见《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十。即紫丸,见该条。
病名。即下搭手。见该条。
【介绍】:见王冰条。
【介绍】:见高斗魁条。
《证治准绳·类方》第二册方。人参、阿胶(蛤粉炒)、贝母、炒杏仁、桔梗、茯苓、桑白皮、枳实、甘草各一钱,柴胡二钱,五味子半钱。加生姜三片,大枣一枚,水煎,食远服。治肺痿咳嗽有痰,午后发热声嘶者。
全舌鲜红柔嫩而无津液。为阴虚之候,宜甘寒滋阴。若淡红者,为气阴两虚,宜益气养阴。若津干火盛者,为阴虚火旺,宜滋阴泻火(见《伤寒舌鉴》)。
病证名。惊风入肺而兼抽搐者。出《小儿药证直诀》。详惊涎入肺条。
病证名。见清·黄庭镜《目经大成》卷二。为白膜蔽睛之俗称,详该条。
十二经筋之一。《灵枢·经筋》:“足厥阴之筋,起于大指之上,上结于内踝之前,上循胫,上结内辅之下,上循阴股,结于阴器,络诸筋。”经筋从足大趾的上边起始,向上结于内踝之前,沿着胫骨内侧,结于内辅(胫骨内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