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名。《外科真全》卷上:“火痰毒生于耳后上下,坚硬如疬,皮色不变,小儿多有此证。”宜内服消瘰丸,并以火酒磨槟榔外搽。
即腋窝。详该条。
见《四川中药志》。为铜锤玉带草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见《医宗金鉴》卷七十一。即肉刺。详该条。
记年单位。《素问·天元纪大论》:“而七百二十气为一纪。”以一年有二十四节气算,故一纪相当于三十年。
书名。1卷。约公元九世纪以后著作,撰人佚名。内容记载人体寄生虫名称、形态、图形及治疗方药,但杂有浓厚的道家迷信色彩,有些图像富有想象力。后收入《夷门广牍》中。
出《灵枢·经脉》。即手阳明大肠经。详该条。
宋代医疗福利设施。据载系专门为供给四方宾客及士族患病所需药品和食物而设立的机构。
【介绍】:清代医家。生平履贯未详。撰有《资蒙医经》一书。
脚气病之一。见《诸病源候论·脚气病诸候》。由风湿毒气,搏于肾经所致。《太平圣惠方》卷四十五:“夫脚气肿满者,由风毒气搏于肾经。肾主于水,今为邪所搏,则经络壅涩,不能宣通水液,……致水气壅溢腑脏,浸渍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