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捻子的俗称。因其形如钉状,故名。见捻子条。
见《河北药材》。为卷柏之别名,详该条。
简称排托。即内托中的托毒透脓法。详内托条。
即以艾灸穴位治疗痔漏的方法。出《五十二病方》。《外台秘要》卷二十六曾引录“崔氏灸痔法”。现已少用。
见《杂病源流犀烛·六淫门》卷十四。即竹沥达痰丸,见该条。
病名。出《肘后备急方》卷五。即瘭疽。见该条。
见《浙江天目山药用植物志》。为金樱子之别名,详该条。
见《全国中草药汇编》。为石菖蒲之别名,详该条。
证名。出《素问·至真要大论》。指胸中烦闷觉热。多属内热,如因外感则邪恋胸膈,症见发热,胸中烦闷,懊憹,宜疏表清热;表邪已解,余热未清所致胸中烦热,当清热除烦;内科杂证见胸中烦热,口舌糜烂,口渴尿赤,多
病证名。小儿丹毒的一种。明·秦景明《幼科金针》:“小儿三焦风热,乘于肌表,风动火生,风火相搏,自发寒热,遍身如丹,似痧非痧,斑如雪片,上有风粟,发之多痒,烦渴焦躁者,蚂蚁丹也,以化斑解毒汤主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