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中医中药>中医百科>

病名。亦称痃气。①指腹部两侧筋脉扛起急痛的疾患。《太平圣惠方·治痃癖诸方》:“痃者,在腹内近脐左右,各有一条筋脉急痛,大者如臂,次者如指,因气而成,如弦之状,名曰痃气也。”《杂病源流犀烛·积聚症瘕痃癖痞源流》:“痃者,悬也,悬于腹内,近脐左右各有一条筋脉扛起,大者如臂如筒,小者如指如笔管如弦。其原皆由阴阳之气不和,常多郁塞,又时忿怒,动气偏胜,或适当饮食,与气缠裹,适受寒冷,与气停留,且忿怒则肝火盛,而血随气结,痰亦缘火相附而升,遂合并而成形质,悬于脐之左右,故名曰痃。”治用麝香丸、积块丸、三棱散等方。②指皮肉间的积块。《医宗金鉴·杂病心法要诀》:“痃者,外结募原肌肉之间。”《罗氏会约医镜》卷八:“痃者,因气滞为积,其皮厚,在肌肉之间,有可见者也。治宜理气补气,待正气旺,用艾炷之。”参见痞块、癖等条。

猜你喜欢

  • 坤草

    见《青海药材》。为益母草之别名,详该条。

  • 头风白屑

    出《外台秘要》卷三十二。即白屑风。详该条。

  • 神门

    ①经穴名。代号HT7。出《针灸甲乙经》。《难经·六十六难》名兑骨。别名兑冲、中都、锐中。属手少阴心经。输(土)、原穴。位于掌后腕横纹尺侧端,当尺侧腕屈肌腱之桡侧缘凹陷中。布有前臂内侧皮神经,尺侧为尺神

  • 外科选要

    书名。①2卷。清·唐黉辑。刊于1776年。系以《外科正宗》、《外科大成》、《疡医准绳》诸书辑录而成,为初学外科之门径书。②6卷。清徐真銈撰,刊于1843年。书中以摘录《内经》与历代疡科论述为主,间附个

  • 人死后的躯体。《素问·缪刺论》:“五络俱竭,令人身脉皆动,而形无知也,其状若尸。”

  • 丙丁

    古人用十干以纪日,丙丁即丙日与丁日。丙丁属火,火分阴阳。丙为阳火,内应手太阳小肠经,故小肠经旺于丙日;丁为阴火,内属手少阴心经,故心旺于丁日。《素问·脏气法时论》:“心主夏,手少阴、太阳主治,其日丙丁

  • 猪辽参

    见《天宝本草》。为盘龙参之别名,详该条。

  • 炼形

    养生术语。道家养身的方法。传说老子有九丹、八石、引气炼形的方法(见《列仙传》)。

  • 囊耳

    病证名。五般聤耳之一。《疡医大全》:“耳内虚鸣,常出青脓。”即震耳。详该条。

  • 白睛抱红

    眼科病证。梁翰芬《眼科学讲义》:“白睛抱红之证,此邪火乘金,水衰反制之病也。”即抱轮红。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