痎疟疏方
见痎疟论疏条。
见痎疟论疏条。
【介绍】:清末医家。字德壎。江苏嘉定人。曾任神州医学会会长,著有《鼠疫抉微》一书行世。
一手伏脉。详伏脉条。
①读zàng。①义同脏。出《灵枢·本脏》等。泛指人体内的脏器。②地名。指我国西藏自治区。如藏麻黄,即指西藏所产的麻黄。②读cáng。贮藏、受纳之义。《素问·五藏别论》:“五味入口,藏于胃以养五藏(同脏
见《诸病源候论》卷四十三。即恶露不绝。详该条。
【介绍】:唐代医家。籍贯不详。撰有《病验方》三卷,已佚。
证名。指斑出色紫成片如云状者。属于紫斑的范围。《温疫论补注》上卷:“斑则有斑疹、桃花斑、紫云斑。”参见斑、紫斑条。
【介绍】:南宋医生。生平不详。著《瘴论》2卷。
见清·汪双池《医林纂要·药性》。为鹿肾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出《外科活人定本》卷二。即手丫发。见该条。
出《太平圣惠方》。又名天吊风。惊风的一种证型。大多出现于大病、久病之后,但也有因小儿体弱,一病就成慢惊者。临床以发病缓慢,无热,抽搐时发时止,缓而无力为其特点。《证治准绳·幼科》:“慢惊之候,或吐或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