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中医中药>中医百科>痤疿疮

猜你喜欢

  • 外枢

    经穴别名。出《针灸甲乙经》。即维道,见该条。

  • 吴端所

    【介绍】:见吴中秀条。

  • 枪头菜

    见《东北植物药图志》。为苍术之别名,详该条。

  • 瘖(yīn 音)

    同喑。即失音。详该条。

  • 香苏

    见《补阙肘后方》。为水苏之别名。详该条。

  • 眼科捷径

    又名《眼科统秘》。1卷。清代作品。撰人、撰年均不详。书中简略记载了若干眼科病的症状与治疗方剂。本书收入《陈修园医书七十二种》中。

  • 注下赤白

    证名。指便下脓血粘冻。《素问·至真要大论》:“厥阴之胜,……少腹痛,注下赤白。”《医略十三篇·痢疾》:“注下赤白,……此风湿相火伤于阴络,血液化为赤白,即痈疡化脓之意。”详见赤白痢条。

  • 辨疮疡

    主要指辨别疮疡的阴阳属性。其辨证要点是:①皮肤颜色。红活焮赤的属阳;紫暗或皮色不变的属阴。②皮肤温度。灼热的属阳;不热或微热的属阴。③肿形高度。肿胀高起的属阳;平塌下陷的属阴。④肿胀范围。肿胀局限,根

  • 地槟榔

    见《云南中草药选》。为管仲之别名,详该条。

  • 乌倍散

    见《外科真诠》。草乌五钱,白芷一两,龙骨一钱五分,五倍子四两。先将前三味搥碎,入五倍子同炒焦,只用五倍子研细,香油调刷患处。治甲疽,症见足趾甲旁,胬肉高突,时流黄水,疼痛难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