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本草便读》。为大豆黄卷之简称,详该条。
病证名。《圣济总录》卷一百一十:“脏腑久积风热,内熏肝经,冲发于目,始则肿赤隐痛多泪,日久津液涩少,睑眦皮急,致睫拳倒刺,隐摩瞳人。”即倒睫拳毛。详该条。
运气学说术语,出《素问·六元正纪大论》。羽代表水运,水运平气之年,无太过和不及,称为正羽。
疮疡内治法中“消、托、补”三大法则之一。见《集验背疽方》。凡疮疡溃后,毒势已去,正气虚弱,脓水清稀,疮口难敛者,宜用补法。如气虚者用四君子汤,血虚者用当归补血汤,气血俱虚者用十全大补汤,中气不足者用补
病名。见《医学准绳六要》。即鼻渊。详该条。
《伤寒全生集》卷二方。羌活、黄芩、防风、苍术、川芎、生地黄、细辛、白芷、甘草。水煎服。治感冒风寒,四时时疫,发热恶寒,头痛,骨节烦疼,有汗或无汗,脉浮紧者。若胸胁满闷,去生地黄,加枳壳、桔梗;呕恶或有
病证名。见路际平《眼科临症笔记》。即聚开障。详该条。
指灸法。《素问·异法方宜论》:“脏寒生满病,其治宜灸焫。”王冰注:“火艾烧灼,谓之灸焫。”
见竹林寺三禅师女科三种条。
方书名。又名《袖珍方大全》。4卷。撰于1391年。本书是在明宗室朱(周定王)主持下由李恒等人根据朱所编的《保生余录》、《普济方》等书选录经验方编成。全书分为风、寒、暑等81门。包括内、外、妇、儿等各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