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证名。见《幼科释谜》。临床表现眼目赤肿,头顶肿痛,心膈烦躁,口疮,二便秘涩。宜三黄丸,清泻积热。
见柳州医话条。
推拿穴位名。见《小儿推拿秘旨》。即肺经。见该条。
出《本草图经》。为山楂之别名,详该条。
出《外台秘要》卷三十三。通常指分娩后一个月。也有的认为一月为小满月,两个月为大满月。张仲远《产孕集》:“产后一月俗谓之满月,二月谓之大满月。”使产妇在此期间可以得到休息和恢复体力。
病名。出马王堆汉墓帛书《五十二病方》。即疠风。详该条。
经穴别名。出《针灸甲乙经》。即冲阳,见该条。
【介绍】:见汪淇条。
①体表部位,参见阙条。②经外穴名。见《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位于两眉头连线中点。布有滑车上神经的睑上支,两侧有额内侧动、静脉分支通过。主治头痛,眩晕,感冒,目痛,鼻衄,失眠,小儿急、慢惊风,产后血晕;
见《云南中草药选》。为罗锅底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