瞳人反视
病证名。见《青囊真秘》卷一。即瞳人反背。详该条。
病证名。见《青囊真秘》卷一。即瞳人反背。详该条。
证名。指表虚症状和里实症状同时存在。见《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多由卫气不足,外邪传里,胃肠积滞,痰瘀停留所致。详见表虚证、里实证条。
《世医得效方》卷四方。硫黄(入猪肠内,缚两头,以米泔、酒、童便各一碗煮干一半,取出,先断秽气,控干)、人参、茯苓各一两,半夏(汤洗去滑)五两,煅石膏(一法同硫黄煮)一分。为细末,生姜自然汁调炊饼为丸,
产后三冲之一。《张氏医通》卷十一:“败血上冲有三,……若闷绝呕恶。腹满胀痛者曰冲胃,……用平胃加姜桂,往往获效。不应,送来复丹。呕逆,腹胀,血化为水者,金匮下瘀血汤。”
病名。《外科十三方考》下编:“风瘤其硬如石,受风湿则奇痒难忍。”治宜顺气行痰,用二陈汤加味。
病名。见广州中医学院主编《中医眼科学讲义》。即眼弦赤烂。详该条。
见元亨疗马集条。
《张氏医通》卷十五方。生牛蒡子一两半,连翘、防风、荆芥、枳壳、桔梗、蔓荆子、白蒺藜(炒去刺)、当归、蝉蜕、厚朴各一两。为粗末,每服四钱,加生姜一片,葱白一茎,水煎,先薰后服。治面上风痒。
【介绍】:见郭雍条。
出《灵枢·经脉》。即足太阴脾经。详该条。
【介绍】:北宋医生。德州平原(今山东平原)人,其父知嵓也精于医,弟白化任翰林医官使。自正以医术应试,任翰林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