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验方。见《中西医结合治疗骨与关节损伤》。天南星60克,木鳖子、乳香、没药、肉桂各30克。为细末,以蜂蜜或凡士林调成软膏,加酒少许调敷患处。功能接骨理伤,消肿定痛。治骨折,疼痛难忍,气滞血瘀,肿胀较重
即睾丸。《疮疡全书·阴囊毒》:“阴囊上肿而痛,……肾子悬挂。”
即滋阴八味丸,见该条。
出《四川通志》。为狗屎花之别名,详该条。
五臭之一,臊为木臭,入通于肝,故为肝之臭。《素问·金匮真言论》:“东方青色,入通于肝,……其类木,……其臭臊。”临床上病人的排泄物如小便、白带、汗液等出现腥臭,常是肝经湿热下注的征象。
病证名。见《丹溪心法·喘》。即火喘。又名火炎肺胃喘。详该条。
正骨器械。《世医得效方》卷十八:“肩胛上出臼……须用舂杵一枚,小凳一个。令患者立凳上,用杵撑在下出臼之处;或低,用物簟起;杵长则簟凳起。令一人把住手尾,拽去凳,一人把住舂杵,令一人助患人放身从上坐落,
即肾阳。详该条。
经穴别名。出《圣济总录》。即承浆,见该条。
【介绍】:隋代医家。撰《崔氏食经》4卷。《医心方》、《证类本草》等多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