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桑菊饮作片剂。治证同。见桑菊饮条。
经外奇穴名。出《针灸集成》。所载位置与肩柱骨同。见该条。
养生术语。指唾液。《医心方》卷二十七:“唾者凑为醴泉。”
病名。《证治准绳·疡医》:“左右牙叉骨接处发痈疽,肿处胀攻骨及牙关张口不得。因诸风热上攻,或多食烧炙之物所为;或因患牙痈即从牙缝中破出脓血。”治宜解毒泻火、消肿止痛。方可选用仙方活命饮、五味消毒饮、三
十五络脉之一。出《灵枢·经脉》。即足太阴络脉,见该条。
病证名。见清·颜筱园《眼科约编》。即瞳神缩小。详该条。
病证名。见《症因脉治》卷三。指七情、房室、饮食内伤引起的消渴病。有精虚、积热之分。详见精虚三消、积热三消、消渴条。
泛指人体经脉。《灵枢·经脉》:“人经不同,络脉异所别也。”
指食积而兼寒热的证候。《证治准绳·幼科》:“小儿食积者,因脾胃虚寒,乳食不化,久而成积。其证至夜发热,天明复凉,腹痛膨胀,呕吐吞酸,脚冷肚热,喜睡神昏,大便酸臭是也。有前证而兼寒热者,名曰食积寒热。若
见《中药志》。即芥子,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