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金匮要略》。即走马汤,见该条。
经脉的表里关系组合。出《灵枢·经别》。指足少阳与足厥阴经别相合而言。
痰证之一。见《泰定养生主论》。即酒痰。详见该条。
书名。3卷,补集1卷。清·张福田撰于1868年。作者认为:“脉必以《内经》为正宗”,遂辑录有关论述详注,首录《内经》脉要、诊候,次以仲景脉法及诸家脉学理论予以补充发挥,并分述30种脉之形象、主治,以及
心包络的简称,详该条。
经外奇穴名。《针灸集成》:“石淋……又方,以禾稈量患人口吻如一字样,一端桉尾穷骨端向上,稈尽脊上点记;将其桉中摺,墨记,横着于脊点,左右稈两端尽处,三七壮。”近代《针灸经外奇穴治疗诀》等列作奇穴,名淋
见《广西实用中草药新选》。为地耳草之别名,详该条。
见《云南中草药》。为紫金龙之别名,详该条。
经穴分类名。指十五络脉从本经(脉)别出之处的穴位(见表)。其中十二经脉的络穴,有沟通表里经脉和治疗表病及里、里病及表,或表里两经同病的见证;任脉督脉及脾之大络有通调躯干前、后、侧部营卫气血和治疗胸腹、
出《灵枢·经脉》。筋性刚劲而坚韧,有约束骨骼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