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中医中药>中医百科>穴位刺激结扎疗法

穴位刺激结扎疗法

针灸穴位上行手术切开并刺激与结扎少量组织的治疗方法。操作时,将选定施术部位常规消毒和局麻,在穴位旁开1.5~2.5厘米处作一0.3~0.5厘米的与经络走向垂直的切口,用血管钳斜插至穴位下方肌层中,加压按摩至有麻胀感,再以三角缝针带羊肠线自切口处进入,由深层穿过,至对侧1.5~2.5厘米处穿出,再经原处刺入,内线至原切口处穿出,结扎羊肠线,剪除线头,埋入皮内,包扎固定。实证紧扎,虚证轻扎。15~20天施术一次。结扎时注意无菌操作,防止伤口感染,并须避开重要血管和神经。有轻度反应,无需处理;重者,应及时治疗。本法主要用于小儿麻痹后遗症,对支气管哮喘、消化性溃疡等亦可使用。

猜你喜欢

  • 血虚肝燥

    病证名。见《幼科释谜》。证见骨蒸劳热,咳嗽潮热,往来寒热,口干便燥等。宜逍遥散,舒肝养血以润燥。

  • 自复

    疫病后期,不因劳复、食复等因素,而由于病邪未尽而复发者,称“自复”。见《温疫论》下卷:“若无故自复者,以伏邪未尽,此名自复。当问前得某证,所发亦某证,稍与前药,以撤其余邪,自然获愈。”

  • 秦越人

    【介绍】:见扁鹊条。

  • 小救驾

    见《陕西中草药》。为缬草之别名,详该条。

  • 水浮钱

    见《福建中草药》。为苹之别名,详该条。

  • 经逆赤肿

    病证名。指经闭上逆,两目赤肿。《张氏医通》卷八:“女人逆经,血灌瞳神,满眼赤涩者,乃血热经闭,过期不行,则血逆行于上。如有胬肉,切不可钩割,只用四物加行气破血通经药,经行则血翳自退,势甚,必加酒大黄下

  • 小儿胎元内障

    病名,见《疡医大全》卷十一。即胎患内障,详该条。

  • 地榆甘草汤

    《杂病源流犀烛·六淫门》卷十七方。地榆四两,炙甘草三两。为末,每服五钱,加砂仁末一钱,水煎,分二次服。治结阴便血,腹痛不已。

  • 足阳明经筋病候

    病证名。又名季春痹。十二经筋病候之一。《灵枢·经筋》:“足阳明之筋,……其病足中指(趾)支胫转筋,脚跳坚,伏兔转筋,髀前肿,疝,腹筋急,引缺盆及颊,卒口僻,急者目不合,热则筋纵,目不开;颊筋有寒则急,

  • 问寒热

    十问之一。寒热是疾病常见证候。问寒热情况主要是辨别疾病的表里虚实,气血阴阳。应联系发病经过及其他证候,区别外感、内伤两大类。外感发热伴有恶寒的,属表证;不恶寒而发热较高的(包括日晡潮热),属里证;寒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