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名。产后血去过多,心气不足则心中惕惕然跳动不安,谓之怔忡。如产后血块未净,恶露流行不畅,治宜祛瘀生新,方用生化汤;如无瘀血残留,宜调和脾胃,补气养血,方用人参养荣汤。
病证名。口唇为脾所主。多由小儿乳食不足,脾胃气虚所致。症见唇色淡白,咀嚼无力,时流清涎。治以补脾为主。宜扶元散。
九积之一。见《儒门事亲》卷三。指痰浊凝聚胸膈而成的积证。《医碥·积聚》:“痰积,证见麻木眩晕,痞闷嘈杂,其人平素多痰。”可伴见涕唾稠粘,咳咯难出,胸间隐痛,咽门至胃脘窄狭如线,目眩,头旋,腹中累累有块
①从肛门排出的饮食糟粕。又称大溲、屎。了解大便性状及排便情况是问诊内容之一。②排大便。《灵枢·杂病》:“厥气走喉而不能言,手足清,大便不利,取足太阴。”
见《杂病源流犀烛·内伤外感门》卷二十一。即棱术汤,见该条。
①额部。《类经》卷六:“额上曰颜。”“颜为额角,即天庭也。”②泛指脸面部。
出《汉书》。①指接生员。俗称稳婆。古亦称看产。②指产科医生。
病名。《杂病源流犀烛·诸疸源流》:“力役人劳苦受伤,亦成黄胖病,俗名脱力黄。”与因虫食所致之黄胖病不同。证见黄胖而好食易饥,怠惰无力。治宜双砂丸、伐木丸加味。参见黄胖条。
病名。系指因邪毒结聚壅塞喉间而发之喉闭。《疮疡经验全书》卷一:“此症为因聚毒塞于喉间,痰涎稠实发寒热者。”参见喉闭条。
【介绍】:参见盛寅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