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中医中药>中医百科>端坐复位法

端坐复位法

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及颈椎错位的手法。患者坐于方凳上,两脚分开与肩等宽。医者坐于患者背后。以棘突向右偏歪为例:首先用双拇指诊法,查清偏歪的棘突,右手自患者右腋下伸向前,掌部压于颈后,拇指向下,余四指扶持左颈部(患者稍低头),同时嘱患者双脚踏地,臀部正坐不准移动(助手面对患者站立,两腿夹住患者左大腿,双手压住左大腿根部,维持患者正坐姿势),左手拇指扣住偏向左侧之棘突,然后医者右手拉患者颈部,使身体前倾90度(或略小),接续向右侧弯《尽量大于45度),在最大侧弯位,医者以右上肢使患者躯干向后内侧旋转,同时左手拇指顺势向左上顶腰椎棘突,即可觉察指下椎体有轻微错动,往往伴随“喀啪”一声。之后,双手拇指从上至下将棘上韧带理顺,同时松动腰肌。最后,一手拇指从上至下顺次按压一下棘突,检查歪斜棘突是否已拨正,上下棘间隙是否已等宽。棘突向左侧歪时,医者扶持患者肢体和牵引方向相反,方法相同。

猜你喜欢

  • 始胚

    妇女怀胎一月之称。北齐·徐之才《逐月养胎方》:“妊娠一月名始胚。”

  • 后蹬

    病证名。清·员从云《产科一得》:“后蹬,临产时儿头偏抵谷道。名虽有多云,皆偏产也。此因子方投奔出路,母错用力逼迫。”相当于枕后位。参见偏产条。

  • 双喉痈

    病名。《咽喉经验秘传》:“此症因心肺停受郁热,风痰上越脏腑。须要看他地位,在上者为元痈;在中者为热痈;在两边者为双喉痈;在下者为页育也。要识得标本,然后治其有余不足。”详见各该条。

  • 血块痛

    病名。王肯堂《胤产全书》:“产后儿枕块痛俗名血块痛,宜服三圣散(当归一两,延胡索、桂心各三钱为末,每服三钱,童便或热酒调下)。”详儿枕痛条。

  • 肝痹

    病名。由筋痹发展而成。亦有称为筋痹者。《素问·痹论》:“肝痹者,夜卧则惊,多饮数小便,上为引如怀。”《圣济总录·诸痹》:“肝痹。……肝之合,筋也。故筋痹不已,复感于邪,则舍于肝也。”《症因脉治·肝痹》

  • 肾蒸

    二十三蒸之一。见《诸病源候论·虚劳骨蒸候》。详二十三蒸条。

  • 徐批叶天士晚年方案真本

    见医药丛书条。

  • ①指妇女从阴道内流出的粘性分泌物。②指带下病。《妇人良方大全》卷一:“人有带脉,横于腰间,如束带之状,病生于此,故名为带。”参见带下条。

  • 九牛七

    见《陕西中草药》。为九牛造之别名,详该条。

  • 木运临卯

    运气术语。出《素问·六微旨大论》。丁为木运,卯为木的正位,中运木与岁支卯同气,故所指即丁卯年为岁会。参岁会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