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名。属中风症状之一。《类证治裁》卷一:“唇缓舌强者,解语汤。”
古病名。出《灵枢·营卫生会》。由于感受风邪,腠理开疏,复因热食之气蒸泄所致。主症为热饮食入胃,随即汗出,或出于面,或出于肾,或出于半身。《证治要诀》卷九:“胃气不固,荣血漏泄,宜黄芪建中汤加浮麦少许。
【生卒】:十七世纪【介绍】:明末医家。字克庵。杭州府于潜(今浙江临安西)人。家贫,刻苦学习,尤其精于医术,年至八十余岁时,仍手不释卷。著有《医学要义》一书,未刊行。
【介绍】:见吉之条。
见《本草从新》。为山慈姑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出《诸病源候论》卷三十一。即疫疔。见该条。
经穴别名。出《针灸甲乙经》。即命门。见该条。
【介绍】:见章楠条。
见《药性切用》。为柑皮之药材名,详该条。
《证治准绳·幼科》集四方。黄连、紫草茸、芍药各三钱,生地黄九钱。水煎浓汁,加水磨犀角汁和服。治痘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