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河北药材》。即鳖甲,详该条。
见《医门法律》卷六。即茵陈四逆汤,见该条。
见谈金章《诚书痘疮》。即痘疮。详该条。
见萧步丹《岭南采药录》。为苦地胆之别名,详该条。
出《神农本草经》。即斑蝥,详该条。
见《白喉忌表抉微》。系治疗白喉病的一种药物分类。在“正将”中的下层导药为:郁李仁、知母、生土牛膝兜、泽泻、青宁丸。在“猛将”中为:生大黄、元明粉。在“次将”中为:车前子、灯心、连子肉。参见药将条、白喉
书名。即《经史证类大观本草》的简称。系大观2年(1108年)重修《经史证类备急本草》后所改的书名。其后的刊本也有改称《经史证类大全本草》。
方剂是在辨证立法的基础上,按照组方及配伍禁忌等原则,选择适当品种和剂量的药物配伍而成。方剂配伍的原则,是按各药在方中所起的作用,分为君、臣、佐、使四部分。而配伍的宜忌,则有相湏、相使、相反、相畏四种情
眼的部位。《一草亭目科全书》:“气之精为白珠。”即白睛。详该条。
出《本草纲目》。为谷芽之别名,详该条。